资讯中心 >行业资讯 >
5大原因说明解决保险理赔纠纷问题,宜早不宜晚!
5大原因说明解决保险理赔纠纷问题,宜早不宜晚!
理赔百晓生
255
2025-02-07 16:21:26

本文转自“保优赔”微信公众号,保优赔汇聚1000名律师、保险理赔维权专家,在这里您可得到免费的保险理赔维权咨询。

很多保险用户在与保险公司发生理赔纠纷理后,第一时间联系律师或者理赔专业人员,也越来越多的用户有疑问第一时间找到保优赔顾问或客服,以求高效解决问题。曾有这类用户分享自己的保险索赔体验,表示对保险理赔诉讼维权的印象基本上是“轻而易举”。那么,为什么解决保险理赔纠纷问题宜早不宜晚呢?

01—诉讼时效问题

保险索赔必须在索赔时效内提出,超过时效,被保险人或受益人不向保险人提出索赔,不提供必要单证和不领取保险金,视为放弃权利。险种不同,时效也不同。人寿保险的索赔时效一般为5年,其他保险的索赔时效一般为2年。

也就是说,在法律规定的诉讼时效期间内,被保险人人提出请求的,法院就强制保险人履行所承担的义务。而在法定的诉讼时效期间期满之后,被保险人行使请求权的,人民法院是不再予以保护的。

所以,如果理赔纠纷不及时着手解决,很有可能错过了维护权益的时间,到时候,没有任何办法可以再主张自身权益,只能期待时光倒流了。

02—证据问题

(1) 越拖,证据调取难度越大一般来说,时间拖得越久,证据越难调取。

比如,交通事故案件,需要查看监控录像,如果不及时解决,很可能一段时间之后就调取不到了。

(2) 证据可能丢失、遗漏有些当事人已经收集好了证据,认为已无大碍,便去处理其他事情。一段时间之后,再回头整理,难免会遗漏一些证据,甚至丢失关键性证据,导致败诉。

03—越拖时间成本越高很大

一部分当事人患有“拖延症”,总是懒于处理案件。再加上打官司本来流程就长,需要耗费时间、精力,久而久之,案件占用的时间已经远远超过应当花费的时间。

俗话说“一寸光阴一寸金”,付出太多时间,即使最终解决了案件,也得不偿失。

04—律师积极程度受影响

(1) 很多时候,律师对案件的态度取决于当事人自身的态度。如果当事人自己都对案件不上心,即使律师很热心,时间久了也很难再重视该案件了。

(2)律师对相关案情的印象变模糊律师平时工作较忙,手头事务本来就比较多,如果当事人迟迟不肯配合处理案件,律师对其案件的印象会变模糊。这是很危险的事,一定要避免。

05—当事人可能遗忘关键细节

遇到理赔纠纷问题时,一定要趁记忆最深刻的时候解决。长时间不解决,一旦遗忘关键细节,可能引发前后陈述不一致等问题,让对方有机可乘,甚至令法官不予采信,很可能导致案件败诉。

可见,解决保险理赔纠纷问题一定要趁早,万不可拖延。

温馨提示:遇到保险理赔纠纷问题,你可以第一时间寻找保优赔顾问团队的帮助,保优赔顾问会第一时间为你跟进,帮你排忧解惑,提供专业解答。如属合理拒赔,则心中有数坦然接受;如属不合理拒赔,则及时应对维护权益

保优赔是国内第一家以保险理赔为切入点的法律服务平台。不仅有一支精通保险法的律师、理赔专家组成的索赔顾问团队,还免费为用户提供保险索赔法律咨询服务,目前已为10000多名保险用户提供过免费咨询服务。

相关文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