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众所周知,保优赔不是一个来者不拒的平台。
之前和大家分享过一些理赔专家不建议进一步理赔的案子,案件类型主要有未达条款约定的理赔标准、无保险责任等,除这些类型外,还有一类案子是保优赔坚决不接的:
那就是“金手指”类型的恶意骗保案!
最近,保优赔平台上的理赔专家们就疑似接到了这样一起案子。
01
砍柴时“不慎”砍掉手指 意外险理赔遭拒
张某今年50多岁,自称2021年1月的一天,在家砍柴时发生意外,不慎将自己的大拇指和食指砍断。去往医院后,医生给张某的伤口进行了处理。
张某称,自己曾在2020年买过一份综合意外险,出险时仍然在保险期限内,于是出院后便向保险公司申请意外险理赔。
按照保险合同约定,张某购买的意外身故及伤残保额为100万元,而张某的伤残经鉴定为8级伤残,按照30%的赔付比例,保险金为30万元。
然而,保险公司认为张某遭遇的事故并非“意外”,拒绝了张某的索赔申请。
对于保险公司的理赔结果,张某不服。于是找到保优赔,希望理赔专家能帮他拿回这笔理赔款。
02
多年调查经验让理赔专家嗅出“异”味
刚接到这起案件,理赔专家们以为只是一起简单的意外险理赔案。但随着了解地深入,一些“蹊跷”的信息开始出现。
种种“蹊跷”的信息,结合多年理赔调查工作经验,理赔专家们最终一致判断该案为“金手指”案的可能性极大,给出了不予承接的审核意见。
03
“金手指”案的前生今世
“金手指”案源于发生在2008年的一起真实案件。
2008年3月到6月之间,舒某在18家保险公司买了总额1000万元的意外险,准备故意制造保险事故,进而向保险公司索赔伤残保险金获利。
10月16日,舒某买来排骨,制造剁排骨的表象,并用菜刀将左手食指从第二骨节处一刀剁断,剁下来的食指被其扔掉。
12时左右,舒某来到医院就诊,医生让其去把离断的手指找回,可以为其接指。舒某出医院后,先是在附近转悠了半小时,才找了一辆摩的返回家中寻找断指。舒某将摩的车牌号记下,以备在向保险公司索赔时,请摩的车主作证其确实寻找过断指。
出院后,舒某开始大量复印医院的病历,向中国人寿、国泰人寿及新华人寿等6家保险公司进行理赔报案。
在各保险公司调查时,他将中国人寿告上法庭,希望通过法院判决形成对其有利的判例,借此顺利获得其他保险公司的赔款,却没想到反而栽在中国人寿手中。
最终,犯罪嫌疑人舒某因涉嫌保险诈骗被逮捕。
当年这桩“金手指”案可谓是轰动一时,也引起了不少保险公司对于这类案件的重视。无奈地是,类似的“金手指”案还是层出不穷。
因没有直接证据证明被保人骗保,保险公司往往不得不赔。但因为具备多年理赔调查经验,理赔专家们对这类案件的套路早已了如指掌。
据国际保险监管者协会测算,全球每年约有20%-30%的保险赔款涉嫌欺诈,损失金额约800亿美元。而据中国保险报网统计,随着我国保险业发展,欺诈损失占比已上升至10%以上。
因此,如果我们能阻止的骗保案例多一些,大众购买保险的成本就会低一些。因为骗保,骗走的是绝大部分善良的投保人的利益。
保优赔作为专业、客观、中立的保险理赔一站式综合服务平台,严格践行不作恶的平台原则,帮助行业正循环,为用户合理、合法解决问题,对这类“金手指”案,绝不姑息和容忍,坚决拒接!
注明:本文为保优赔平台用户真实案例,因涉及用户隐私信息,文中当事人姓名等相关信息采用化名或略去。
